版主:春之歌  

今天看到一个评论,关于这一季《我是歌手》的评论,很有意思,给大家转过来看看~~~ (影视在线)  4756次阅读

作者: octorber @, 发表于: 2015-01-05 (3400天前)

观看【octorber】的博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E5OTI5MQ==&mid=202034355&idx=1&sn=e01609fb59bdda51b1225cc683467ffe#rd

从《我是歌手3》第一期的表现来分析七位歌手

2015-01-05 耳帝
(function(){
var cover = "http://mmbiz.qpic.cn/mmbiz/5C1rMEYel1GGlI02iaOfWmgvMVaNHAEaVWJsttQKUU6eIJCEnRRFtvfq8hmtMEbTQ3qIMfJfF09x5icodibBX4wIg/0";
document.write('<img class="rich_media_thumb" id="js_cover" onerror="this.parentNode.removeChild(this)" data-src="' + cover + '" />');
})();

《我是歌手》做到了这一季其实已经偏离初衷了,我很怀疑第三季会越来越无趣。


它起初最好看的地方是寻找到这两类歌手: 民间高人与江湖传说。民间高人是要不为人熟知,其貌不扬但一出场就能用一根手指头摁死所有对手的,让观众感叹那些那些专业歌星,真是不争气,被我家楼下卖包子大妈样的给虐了,有种替市井大众出头的快感。江湖传说是要隐退多年,不能是因为过气,而是因为抑郁症、荣耀厌恶症、金钱唾弃症等而退出大众视野的,突然有一天被马桶台唤醒了媚俗的灵魂,愿意重出江湖,在镜头前大谈平凡是唯一的答案。我们姑且认为这两种歌手是黄绮珊跟朴树吧,这种初衷其实带有武侠色彩。


可是在当今各种专业都高度职业化的今天,高手在民间都是幻觉,至于真正的江湖传说倒是(仅)有那么一个,但已成“仙”了,他不可能坐在七彩祥云上,听着导演宣布第七名是,第七名是,第七名是窦唯。因此,看点从“民间高人与江湖传说”下降到“过气明星与实力大于名气的歌手”,我们姑且认为这个层次的歌手是齐秦与林志炫。


不幸的是,齐秦、林志炫也很少,所以看点第三次下降为“潜力新手”,比如邓紫棋,可是曾有传闻说邓紫棋欲参加《中国好声音》而不得,加上近年来各种选秀比赛里真正的草根已经没有了,都是职业歌手的再回炉,那么把看点放在“老新人”身上与当下选秀又有什么区别呢?


从武侠大片,跌落成达人秀,再跌落成艺术人生,为了避免成为泛滥的选秀比赛,所以找来各种大咖来撑门面,于是它成了又一个《全能星战》。


从选人的难处上可见,一个青楼盛会从搜罗民间美女、到找回下落不明的李师师们,最终却变成了京沪广名媛的大聚会,妈妈不容易,名媛们也不容易。


看了首场,没有炮灰、没有黑马,实力差距都很小,就第一期的表现如果硬要排名的话,我的个人意见是:韩红、古巨基、孙楠、胡彦斌、陈洁仪、张靓颖、A-lin。具体来说一说他们几个。

(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微信:realerdi,会不定期发一些文章在上面)


一、胡彦斌与古巨基: 没见过世面与见过世面的差距。


胡彦斌最尴尬的一点是他的脸比他的歌更被观众所熟悉,似乎都认得他是谁,但真正传唱的歌却没有几首。范冰冰的脸比作品更出名是她的幸运,但胡彦斌的脸比歌更出名就是他的悲剧了,何况他还很爱笑,那笑有多危险?是穿肠毒药。所以,胡彦斌在首场就表现出了强烈的不自信,在首场竟演中,满耳都是“宏大叙事”的对手,自己却没有这类作品,因此选择了李宗盛的《山丘》,取其厚重的主题,拿情怀来下手。《山丘》本是一个开放式共鸣的作品,它放在欧美就是一个普世的、Leonard Cohen式众望攸归的民谣或者摇滚作品,叙述与记忆、远和近、诗意与平凡、他人与自我,界限非常模糊,听的是一首民谣,落在心里全是自己的琐碎,年轻人老气横秋一把看到了自己,年长人矫情回望一把记起了青春,所以认可度非常高,而胡彦斌把它改成了最炫技的八九十年代R.kelly、Lionel Richie式的R&B Ballad,降低了它的适应面,氛围就落在那种现场表演型的R&B大曲常规的励志感上,举个例子,“望着大河弯弯”这句,李宗盛的“大河弯弯”是笃定的、河流蜿蜒但心无波澜6553,一字一音,而胡彦斌增加了转音的曲折,变成了565 5 353 3,一个字变成三个音,这样的各种R&B装饰音、过渡音的使用把这首念白式的歌唱的非常圆滑与玲珑,于是望着大河弯弯,终于不敢放胆。 因此观众首先听到它就觉得味道不对,这依赖的是一种听觉经验,因为它听起来更像是选秀配曲的气氛,你可以想象《中国好声音》的某选手被淘汰,响起的不是“I promise you”,而是胡彦斌的这个“越过山鸠~”的高音华彩,是不是一样没有违和感?


副歌部分,“越过山丘”四个字是一个整体,它呈现的是一个动作,而胡彦斌把“丘”字停顿再拉长凸显,单独隔离出来,扩大了共鸣再强调,就像把这个字变黑体又加了下划线一样,于是“山丘”的意义被消解了,“丘”这个单字彻底地独立出来,像R&B中的“Wow或Oh”一样形成了纯音节式的“Jiu”来成为一段重复旋律的主音,因此导致有观众听不懂他在表达什么。随后,在先有的叙述段落上就已经释放,以至于到了最后一段,不把各种家伙亮出来是压不过这先泄漏的情绪的,于是怒声、高音长飙、贴着伴唱的即兴、切分、断句与rap齐上阵,比如这句“为何记不得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记不得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这种逐渐切割长句加强并重复是典型的黑人唱soul时遗留下的即兴传统,这本该是歌手在舞台上突然的灵感爆发、言不由己、逻辑跟不上嘴皮与乐感碰撞的火花才产生的一种语无伦次的兴奋,但胡彦斌的这种即兴是提前设计的台词式,他有一个剧本,告诉他到了这里我应该扮演一个会断句的人,如此设计化地对待这个R&B版的《山丘》,简直像头一回去丈母娘家的女婿一样,事无巨细、鞍前马后,又是按灯泡又是修马桶的,生怕得罪了哪个音符丈人,把《山丘》应有的节制、点到即止的深刻、微言大义的姿态,还有粗砺任他糙的男人味都给具体化了,这山丘显得异常肥沃,听起来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加上中国听众本身就存在着偏见,认为技巧与走心是冲突的,“花里胡哨的表达那必然是一肚子花花肠子,暖男怎么能唱转来转去的R&B呢?”——这种听非情爱歌曲时的清教徒心态让胡彦斌在首场争议很大。


相比之下,古巨基的表现就显得非常随意,他没有那种势在必得的好胜心,选了一首自己的粤语歌,尽管排名靠后,但成了第一场俘获粉丝最多的歌手。由于心态非常放松,几乎是用唱录音棚的方式来比赛的,因此细节纤毫毕现、高潮举重若轻,音质非常漂亮,同时散发出了一种微妙的爵士气质,就像菲茨杰拉德在《爵士时代》里所说的:“在别人艰难拼搏的时候他仪态端正,在别人正襟危坐的时候他玩世不恭。”再进一步的,是“他带着最漂亮的女郎前去参加舞会,而同时他又似站在舞厅外面,一个中西部的少年,鼻子贴在玻璃上面,琢磨着门票有多贵、是谁雇的乐队。”仔细琢磨评论家形容菲茨杰拉德的这句话,放在古巨基身上刚好合适,这才是一个有分量的歌手参加比赛应该有的体面、潇洒与心机。


二、张靓颖与黄丽玲:毫无亮点的两女神。

她们两个首期的表现多少都令粉丝失望,略显平庸,但张靓颖是正常性的平庸,即本身就没有一个稳定的、可彰显出的必杀技;而黄丽玲是失常性的平庸,她本身具有一个突破口,但因心理素质、声音的现场适应性等原因,把这个口给封住了。


张靓颖的技能点分配的比较平均,除了缺少一个“绝对爆发点”外没有明显的短板,普通大众对她的印象是欧美Diva型的女声,狂野高亢、爆发力十足,但事实上,这是最不属于她的一个声音形象,因为在05年的时候,大众对欧美女声还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听到有人唱英文歌就以为是天后嗓。至于“海豚公主”更是一个噱头,况且建国后的动物已禁止修炼成精,所以在此不议。早年由于在酒吧唱歌的缘故,必须适应客人对各种曲风的需求,“大哥你还想听个撒子嘛”,因此显得什么都能唱。她本质上还算过关的歌路分为几类:一是正常女声真声音域内的苦情歌(涉及到混声区的,比如张惠妹的《听海》、那英的《征服》一类不在她的能力范围内);二是邓丽君式的民间小调;三是暴力喊过换声区的一些女性摇滚,四是略白嗓的一些舞曲。而代表欧美天后嗓的英文大歌,则完全在她的能力之外,比如常见的《保镖》或《英雄》一类。出道之后,她训练出了至今最有用的一种技术,就是Light mix voice,即轻混声,因此歌路拓宽到音区大跨度的但没有力量要求的歌曲上,由此便有了《天下无双》、《我相信》等歌曲,首场的《我用所有报答爱》也是在这个范畴之内。如果你去看张靓颖最早演唱《天下无双》的现场,会发现唱的非常烂,轻混声用的跟段誉早期的六脉神剑一样,而到了近年再唱却没问题,说明她的技艺是一直在长进的,可惜的是十年时间也没能把高音“强声”的问题解决掉,这也是很多观众以为她的首场会唱宏大气势型的歌曲,事实上却没有的原因。在我是歌手的这个舞台上,现场的听觉刺激非常重要,强声在某些时候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我并不建议她参赛,因为如果面临的是邓紫棋、丁当这类歌手,她很容易被压制,尽管我并不认为她的能力属于这些机能强悍型的女歌手。


在这种劣势下,《我用所有报答爱》算是她最藏拙于巧、扬长避短的一首歌,也是她的小嗓能稳定发挥出的最“大”歌,加上是谭盾的作品,因此这个选歌是深思熟虑的。开头她选择了一段清唱,这是很失败的一个设计,她的声音并没有脱离乐器而单独存在的本事,去掉了各配器的高低频的声音之后,只有她人声单薄的中频在里面显得异常弱小,其实人声与钢琴一样,是可以承担各个频段的声音的,甚至对于高手来说可以同时存在,只要平衡低位置与高位置的共鸣音色,即便是清唱,也会听起来丰富且饱满,换作林志炫或者韩磊用这种清唱的设计,都会比张靓颖要好得多。张靓颖也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这一段是有心无力的,因此靠抖喉头来增加一种低频的震荡感,营造出气息绵延充沛的假象,可惜效果并不如意;后段高音的D5唱的比九年前有进步,比当初有力,尽管听起来略紧;结尾的调性色彩有改动,增添了一种拨云见日的尾声在里面,且秀出了一段空灵的假声,属于不错的设计。总的来说,发挥正常,其实即便是完美发挥,也没有太大亮点,一是因为能力,二是因为属性。我之前说过,她没有一锤定音的本事,只能靠多变的风格来累积出实力的印象,属于养成系。


再说A-lin,A-lin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女歌手,这里首先必须提到华语乐坛的情歌女声传统里的几个时代坐标,邓丽君等属于第一代,婉转甜蜜、民间色彩浓厚;90年代的辛晓琪、许美静、许茹芸等属于第二代,气声泛滥、苦情柔肠;00年代的孙燕姿等更个性化的嗓音属于第三代,更加个性化,具有都市气质;张惠妹与王菲是单独存在的,作为技术流与乐感流的两个高峰始终贯穿指导。而在第三代之后,这种情歌女声的传统就断开了,逐渐转移到了华语R&B的大潮上,偶尔还会有郁可唯等第二代的女声出现,不过只是个例。也就是说,起码有十年,唱情歌的女声们就再未升级过,而这个第四代,必须是与欧美的音色标准接轨的,磁感、气感、质感与醇感兼备的声音,终于,A-lin出现了,听她的唱片你会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音色,她并不是那种作怪的另类,而纯粹是有着本身属性上的辨识。事实上这种音色去年大陆也出现了一个,就是张碧晨,但大家对张碧晨多有偏见,这里就不再讨论。


A-lin在这样的比赛里是非常吃亏的,跟录音棚相差很大,这首先是一个歌手的音色与声场匹配的问题,我放在陈洁仪的部分再论,然后是心态问题,我本期待她会像古巨基那么来唱现场,把所有的细节展示出来,可惜却唱的比较激动,整体处于一个偏白与偏喊的状态,实在遗憾。



三、韩红与孙楠:体制内歌唱家。


两人都在各种场合中,表示自己能参加这种比赛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就好像他们要参加的不是唱歌比赛,而是选美大赛。韩红也不时地爆出自己的音乐团队有多么庞大,为了参赛排练准备地有多么周全,就像是提前招集了十八铜人先练一把肌肉,才好配合自己这弥勒佛的形象去降魔。而事实上,这样的比赛最适合的不就是他俩吗?两个体制内的歌手,靠唱功而闻名,职业生涯中从未推动过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倒是为大陆影视剧的发展提供了助力。两人都比较狂妄,从唱歌上来说,的确有狂妄的资本,是这七人中最强的两个,但是放到音乐上?他俩似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他俩的失误与出彩,安稳心与进取心,已经跟唱功无关,发挥的好坏也影响不大,关键在于编排与音乐性上。


孙楠选择了《命运》来给自己护驾, 虽然大而不当,但第一场就是要虚张声势、鸣锣喝道,毕竟是有身份的人,就像甄嬛的等级越高,头上的盆景就越大,没人说她炫富。贝多芬曾开玩笑说自己这个人尽皆知的开场不是“敲门声动机”,而是“欠钱非还不可的动机”,从这里看,倒也符合孙楠高音土嚎的身份。但是有的事情必须有钱才办得到,有的歌非土嚎还拿不下来,比如三宝给孙楠的这一系列歌曲,这些歌曲都有丰富的和声语汇与敏锐的和声思维,像《是否爱过我》这首歌,三宝把减减七和弦与功能组延伸都做的非常巧妙,对于男声演唱来说,把收敛点与释放点都放在A以上才能达到作品的最大张力,这对男声来说是一个非常难的坎,沙宝亮尽管也唱过三宝的作品,但这个要求明显就在他的能力之上。因此这样的作品与如此的高要求,孙楠只要稳定发挥,首先在技术上已形成了绝对的听觉保障,无论观众对孙楠厌恶到何种程度,这个表演也不会垫底。


韩红的编曲令人耳目一新,它很像《星际穿越》原声带的《S.T.A.Y》我认为并非偶然,因为在VCR里面就有用到另一首原声《Mountains》,有趣的地方在于,这首音乐与韩红的《天亮了》都各自承载着一个故事,而这两首音乐交汇之时,在有经验的观众的头脑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蒙太奇叙事,于是真实事件的故事被虚拟的故事大大升华了意义,把一曲“生离死别”的缅怀转化成了“时空错位”的人间等待,创意巧妙且富有善意,以至于于韩红即兴拔高的那一句“我愿为他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时,顿时令人想到了墨菲所建的地球空间站,不得不让人生出寓意与巧合上的震撼。


四、陈洁仪:她是拿十六年前的本事在比赛。


首先说一下歌手的音色与声场匹配的问题,像好声音前两季选出的歌手,一个个声带机能强悍,现场能力很强,但进了录音棚就像搁浅的鲸鱼一样,只剩垂死挣扎的嚎叫,这种歌手一是因为语感、情商、塑造情境的口吻欠缺、演唱思维非常粗线条,二是因为声音的参数不符合录音室的拾取,那种大体积的音色,由于缺乏一个边缘的声线,在现场听是一种轰隆隆的震撼,但到了录音棚里50%的声音体积都是拾不进麦克风的,你只要对比平安这类歌手的录音及现场,就能感觉到这种惊人的差异。与此相反的是一些香港女歌手,典型的高唱商与掌控情绪的高手,录音棚里丝丝入扣,但现场比较微弱。前者是典型的竞技场上的绞杀型肌肉歌手,他可能一生都无法进入唱片市场;后者是唱片市场的佼佼者,她在竞技场上可能会被秒杀。


而A-lin与陈洁仪都属于偏录音棚的歌手,现场会损耗掉她们声音里的很多细节。A-lin的损耗最大,她本身是缺乏一个明显的边缘声线的,但是在录音室里,她用最放松与最轻的声音来唱,那么会产生一个非常性感的被气息包裹着的唇齿摩擦,同时因为轻声会带来自然的边缘摩擦的声线,不锋利却如游丝般地把共鸣给串起来,非常具有辨识度,可是在现场,首先就唱的偏喊,这两部分音色就首先失去了,好在A-lin的音色不止这两项,还有一个宽厚的喉腔共鸣与一个膨胀的气压感,所以在现场听的话,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尽管细节缺失,但气势尚在,因此也拿到了第三名的成绩。而我是歌手的收音是分为三个部分:现场扩声、舞台返送以及多轨的录音与后期缩混,电视机前的观众与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很可能差异巨大,现场听到的是直接扩声的那部分,而观众听到的是多轨的录音并后期制作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听到的是把现场的声音拿去用录音棚的方法制作,非但已经实时损耗掉了录音室的细节,且又在后期制作中损耗掉了唱现场的一个轰隆隆的气势(很多歌手的粉丝都会觉得自家歌手唱现场声音非常粗,为什么一进录音棚就是小细嗓其实也是这种差异),因此对A-lin来说,首场对她来说是最不利的。


而对于陈洁仪来说正好相反,我们在电视机前听感觉她的声音能量其实并不弱,轻但是依然入麦,因为她本身不缺乏声线,缺的是唱现场宽厚的面,后期制作可以把“线”的部分给放大,可是“面”的缺损会造成她在现场观众的耳朵里声音非常微弱,继而成为最后一名。不过陈洁仪的现场经验是要丰富很多,她深知自己的弱项所在,因此用了一个音乐剧演员常用的手法,即把口腔的后上部分做成窄小的空间,听起来会有一个扁的、鼻腔的音色来使声音更透亮,因此导致很多观众认为她咬字像不爱张嘴一样,造成听觉的不适,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陈洁仪是拿着十六年前的本事在比赛,在十六年前她是一个“芭乐”歌手,在九八年之后,她开始玩儿电子、氛围,甚至还出版了华人首张沙发音乐,在那些专辑里,你能听到她对音乐有着超前与不俗的理解力,可是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她只能退回到那个时代,唱着《心动》这样的歌曲。中国听众爱听芭乐的传统大概十年内也不会变了,上季周笔畅多次尝试新曲风而垫底,然后第二场立刻唱一首啜泣的芭乐就能挽回票数。这个舞台依然是留给芭乐与大嗓门的,陈洁仪可能很快会被淘汰,不过仅看她散发出来的那种气质就够赏心悦目了,想象下她在后台听着对手歇斯底里地飙着高音,她带着一脸宽容的笑,好像在说:


“你们这样唱歌都不对,可是又有何妨呢?”


var first_sceen__time = (+new Date());
Report

微信扫一扫
获得更多内容


完整帖子:

 主题RSS Feed

打开手机微信,选【发现】->【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就会在手机出现这个帖子,然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选分享到朋友圈。
我是歌手 新闻速递 谈股论金 聊天灌水 影视在线 心灵大学 原创天地 笑话连篇 美食天下 视觉艺术 伴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