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雅歌  新东  胖胖  熊熊  

头像

ZT---从”钱荒”到“资产荒” (谈股论金)  4932次阅读

作者: 冰川 @, 发表于: 2016-11-05 (2944天前)

观看【冰川】的博客

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就是货币。货币是一种信仰,这一信仰从人们刚一出生就开始根植于内心而且根深蒂固。因此,我们研究货币流向哪里,实际上就是研究人们的信仰去到了哪里。而信仰,是建立整个金融系统和经济体系的基石。任何时候,如果信仰不在了,即使之前有过再稳健的金融、再繁荣的经济,也会在瞬间崩陷。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出台的各种救助方案,无不是为了重建人们对经济的信仰,但目前并未成功,徒然耗损、稀释了人们对国家的信仰而已。笔者希望通过货币的流动,尤其是纵向流动,构建货币的框架,以此解释之前发生的“钱荒”,以及当前正在发生的“资产荒”。

首先,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先来看一下货币是什么。货币可以是任何形态(历史上,贵金属、贝壳、羽毛、兽皮、香烟等,都曾经被用来当作货币使用),也可以没有形态(银行电脑里的一个数字),因为无论什么,都只是货币信仰的象征符号而已。弗里德曼在《货币的祸害》中曾经描述过一个石币之岛——雅浦岛(属于太平洋上加罗林群岛),岛上生活着大约6000居民,他们以石头作为货币,谁拥有的石头越大,大家就相信他越富。由于石头过于巨大,几乎无法移动,所以岛上居民的多数交易都只是记账。后来德国人殖民统治了这个岛,要求岛上居民修建公路,不修路的就要纳税。起初岛上居民并不在意,因为巨石根本无法移动,所以很难征税。德国人为此也很伤脑筋,终于想到一个方法:派出征税官去各家,只要不出人修路,就在这家的大石头上画一个黑色的叉子,表明这块石头被征税了。岛上居民被吓坏了,都乖乖去修路,等路修好后,德国又派征税官把大石头上的叉子擦掉。一画一擦,路修好了,岛上居民也又觉得自己有钱了。

你一定觉得,聪明如我们,断然不会以大石头作为货币,更不会相信画了个叉就穷了,我们可是只相信黄金的,黄金自身就很有价值,不需要信仰去维持其价值。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1932年法国担心美元不再能盯住黄金,因此要求将持有的美元和美元资产兑换成黄金,由于黄金太重无法从美国运走,因此,美联储官员就进入美国自己的金库,在其中几箱黄金上画了黑色的叉子,说他们属于法国了。此举直接导致了美元暴跌、美股暴跌和美国银行业的恐慌。难道说画了叉子的黄金就没有黄金的价值了吗?只是人们的信仰不再而已。

在现代信用体系下,货币就是一张欠条。按照欠款人自身的信用由低到高,欠条被认可的程度和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货币也就由此形成了由低到高的层级。需要说明几点:

1.每一层级的欠条在出现信仰危机时,都会向上一层级形成需求:比如,基金份额是基金公司的欠条,但当去年7月“股灾”发生时,人们纷纷赎回基金份额,变成了银行存款,因为存款是银行的欠条,相对于基金份额来说,银行存款在危机时更值得信赖;但当人们对银行本身的信仰不再时,就会到银行提现,发生“挤兑”,而现金是中央银行的欠条;但当去年人民币贬值时,人们干脆会将人民币换成美元,甚至是黄金。

2.每一层欠款人之间的交易,都需要信用更高的上一层级的欠条作为结算手段和支付保障。比如A基金买B基金的资产,需要A基金把自己的银行存款给B基金,而不能是基金份额。C银行买D银行的资产,需要C银行把自己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给B银行,而不能是银行存款。而国家之间的结算,也必须使用支付国持有的美元等大国货币。

3.每一层欠款人在信用扩张时,都要受到自身所拥有的上一层欠条的制约。比如基金公司需要保有一定比例的银行存款;商业银行需要保有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各国央行需要保有一定比例的美元等。因此,上一层货币放松或收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到下一层的信用扩张。

4.即使同一层欠款人的信用扩张,也会因流动性不同而需要更为细化。比如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按流动性划分,就可以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银行票据、银行债等。习惯上,我们只将前两项计入货币,但这只是统计概念而已,并不改变其他几项也具有货币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准货币”。

在明确货币层级之后,我们简单示意货币的纵向流动:黄金→美联储基础货币→美国银行存款→央行基础货币→广义货币→基金/理财份额、商业票据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在一定程度上,美联储是各国央行的“央行”,美元是基础货币的“基础货币”。当然,实际的货币流动并不是如此简单直接,比如商业银行的广义货币扩张,可以直接通过美元结汇,形成商业银行口径的外汇占款,甚至可以来源于银行购买房子、汽车等形成的“占款”。而中央银行的信用扩张,虽然部分取决于黄金、美元和美元资产,但更多是法律赋予的信用和权力。因此,上一级货币是“松”还是“紧”,对下一级货币影响有限,更多需要在本级找原因。当我们讨论“钱荒”还是“钱多”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是哪一层级的“钱”。

2013年初,银监会8号文对理财投资“非标”比例做出限制,很多当时投资“非标”超比例的银行,为规避监管,将“非标”纳入表内同业项下,原本由广义货币对接的“非标”,进入银行同业项下后就变成了由基础货币对接,要靠银行间超储资金的不断“拆借”,去维持一个很大的“非标”资产,导致2013年下半年,虽然超储率始终维持在2.1%—2.3%,但资金面依然很“薄”。根据费雪的货币恒等式MV=PQ,当银行超储M不变时,“非标”加入同业资产使得Q变大,因此货币流通速度V必然加大。我们看到的是银行同业往来资金规模加大,链条加长,换手频率加快,波动加剧,银行间同业杠杆率大幅上升[同业杠杆率 = (银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 银行持有金融债 – 实收资本)/ (超储 + 库存现金)]。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超储”不低,但“钱荒”不断。直到2014年初,银监会接连出台11号文、127号文,将“非标”清出银行同业项,同业杠杆率下降,萦绕了2013年整个下半年的“钱荒”才终于结束。另外,“钱荒”只发生在银行间市场的基础货币层面,而实体经济的广义货币并未受到太多影响,我们看到的现象是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但实体经济利率变动不大。这说明不同层级货币之间,虽有影响,但较为有限。

我们再看“资产荒”。首先,我们需要澄清:“资产荒”是伪命题吗?每一笔负债都一定对应有一笔资产,资产和负债同生同灭,比如理财的负债是企业的资产(因为企业买的理财份额),理财的资产是基金的负债(理财购买了基金份额),基金的资产又是企业的负债(基金购买了企业债),每一个机构都得到了资产,我们看不出资产“荒”了。

但如果我们从货币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资产荒”是相对于货币来说的,钱多资产少。2015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资产荒”,所有机构都在说“钱多”,这里的“钱”指的是广义货币。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虽然广义货币越来越多,但银行间市场资金却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造成“资产荒”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可投资产减少:2015年下半年开始,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地方政府债务再次“入表”,加上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都不大;另一方面货币增加:2015年以前城投平台的债务融资,更多依靠理财资金对接,理财资产方生成城投债权,负债方生成理财份额。但理财份额几乎没有流动性,所以不会再次流转,也就不会形成新的购买力。但伴随地方政府债的发行,替换了城投平台的融资后,地方政府债权进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资产方,负债方生成M2(大部分是M1),流动性高,可以不断转手,不断追逐更多资产,形成新的购买力。同时,由于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降低,因此主要形成了对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的追逐,造成货币“脱实向虚”。

需要说明的是,2015年和2013年都发生了资产“入表”,而且2015年初的时候市场确实也曾担心会出现2013年的情景,但很快发现央行不断“放水”对冲,而且地方债发行募集资金大部分都停留在银行账上,没有被央行收走,因此没有造成基础货币的短缺;与2013年“入表”发生时,基础货币在银行之间不断相互拆借完全不同。而且,2013年“入表”是B银行表外存量资产入到A银行表内同业项下,A银行资产方超储减少,资产方同业资产增加,对负债方没有直接影响,而B银行表内资产方超储增加,负债方银行同业负债增加,两者对M2都没有直接影响。2015年由于债务置换存在“时滞”,所以有很多增量资产“入表”,而负债方由于财政资金很快划拨给企业而生成了一般存款。

总结来说,“资产荒”来源于广义货币派生多了,却没有进入实体,而是通过理财、基金等渠道,在资本市场加速流转,追逐金融资产,造成收益率不断走低,低到不敢再买但又不得不买,真正的生息资产少,高息资产少。理财份额、基金份额这类资产本身并不生息,如果最终不投资实体,则这些份额的增长只能依靠货币增长来维持。这种类似庞氏骗局的增长泡沫注定会破灭,问题是什么时候?


完整帖子:

 主题RSS Feed

打开手机微信,选【发现】->【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就会在手机出现这个帖子,然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选分享到朋友圈。
我是歌手 新闻速递 谈股论金 聊天灌水 影视在线 心灵大学 原创天地 笑话连篇 美食天下 视觉艺术 伴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