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点滴  一根葱  

头像

老年人被骗事件屡屡发生 (聊天灌水)  1341次阅读

作者: 一根葱 @, 发表于: 2017-01-16 (2853天前)

观看【一根葱】的博客

上海市静安区是该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该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统计发现,骗取老年人钱财的刑事案件屡有发生。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共起诉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销售假药、合同诈骗这五类多发性涉骗案件。
  
老年人受骗案件现状

“由于老年人对保健品的需求比较旺盛,利用保健品实施的诈骗较为多发。”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白磊告诉记者。2015年年初,海淀警方抓获了一个特大销售保健品诈骗团伙,该团伙在京设有15个服务点,用事先设定数值的“高科技”仪器为老人“免费体检”出“严重疾病”,趁机高价推销保健品。进价200多元的所谓“细胞营养液”被卖到1.1万余元,价格翻了近50倍。

除了推销虚假保健品,谎称退还保健品骗取“成本费用”也成为一种诈骗手段。2015年10月,海淀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了三名犯罪嫌疑人。三人从保健品公司辞职后,利用掌握的购买保健品客户的信息资料,以退还购买保健品钱款为名对客户实施诈骗。他们给曾购买过保健品的客户打电话,冒充北京市保健协会工作人员,谎称对方购买了部分“3·15”曝光的假冒伪劣保健品,现可退还货物钱款,但需交纳一部分成本费用。利用这种手段,三人诈骗多名被害人,共计10万元。据办案检察官介绍,本案中的被害人均为老年人。
  近年来,老年人也成为非法集资案件的主要受害者。广东省公安厅近期通报称,警方破获多起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涉案金额达数亿元。广州市中级法院发布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审判工作报告》白皮书也显示,超四成非法集资案件的受害者为老年人。记者从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法院获悉:自2008年12月审结首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至今,该院受理的此类案件涉及被骗群众上千人,涉案金额上亿元,其中老年人占80%以上。

  “相较于推销保健品或‘三无’产品之类的诈骗行为,老人面对电话诈骗可能更容易上当。”白磊对记者说,在电信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通常以账号汇款、发短信冒充儿女、声称银联卡遭遇盗卡等形式,欺骗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近几年,此类案件越来越多,涉案金额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目前,电话诈骗的内容花样频出,比如中奖、冒充公检法人员等。有一个诈骗团伙,他们伪造了一份北京市公安局的文件,以返还被骗事主赃款为由头,群发短信行骗。”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电信诈骗专家金大志介绍,在此类案件中,70%的受骗者是老人或女性,骗子的“剧本”设计得非常“合理”,很多受骗者通过与行骗者的交谈甚至还建立了一种信任。

  据海淀警方最新统计,海淀区2015年1月至9月电话诈骗案共发案2000余起。在受骗群体中,无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占近六成,电话假绑架诈骗案主要高发群体也是老年离退休人员。超过90%的受骗老人以前就知道发生过这类诈骗案,事到自己却仍然被骗,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和“智商低、文化不高才被骗”的普遍认知不同,信息诈骗的对象也包括不少文化水平较高的老人。今年1月14日,腾讯安全发布的《2015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接到诈骗信息的人数高达4.38亿,占总人口32%。《报告》分析发现,40岁以上中老年人最容易上当受骗,占受骗总人数的62%。他们人数最多且不愿声张,职业多为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人员,文化水平往往较高。

  老年人受骗案件的特点
  涉案数额较大。广州市越秀区法院日前连续审理了两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案值达2亿多元。受害者大部分是老年人,不少人一辈子的积蓄一夜蒸发。而上海市黄浦警方去年侦破的一起特大诈骗案中,一家“空壳”公司从2014年9月注册经营,2015年2月就人去楼空,半年时间集资诈骗金额高达500余万元,80余名被害人全部都是老年人。
  宣传手段多样,甚至形成体系。几乎一夜之间,南京街头就出现了很多手拿宣传单页专门搭讪大爷大妈推销投资项目的年轻人。一番交谈后,不少大爷大妈便跟着年轻人走进了一幢幢“高大上”的写字楼。然而,南京玄武警方在办案中发现,隐身于写字楼中的这些所谓“投资”项目,不少在干着非法集资诈骗的勾当,他们专门将老年人作为行骗对象。
  据南京玄武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殷虎介绍,涉案的公司业务员不仅在户外派发宣传单,还设法从网上、其他公司收集老人的联系电话,逐一致电联络。为提高搭讪老人的成功率,该公司还专门编写《邀约话术》教程,以投资理财为切入点蒙骗老人投资。为消除老人签订合同时的戒备心,嫌疑人精心准备了一套“不高于银行4倍利息,不算违法”的虚假说辞。
  利用信用度高的场所、机构行骗。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一支行客户经理在银行的经营场所内,以帮助投资理财等为名骗得资金2400多万元。退休职工徐女士是其中一名被害人,她说原本是到这家银行办理其他业务,但接待的银行客户经理大力推销理财产品,最终她投入24万余元资金,如今血本无归。而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王老太接到“上海公安局”打来的电话后,执意将款项汇给对方。面对银行报警叫来的民警的阻拦,王老太不断重复“他们说是公安局的,公安局还能骗我吗?”
  贴国家政策标签进行诈骗。据广州市番禺区法院介绍,在该院近期审理的一起理财诈骗案中,诈骗分子以“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等噱头非法集资,被害人大部分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而有些犯罪人向被害人推销保健品行骗时,冒用卫生部、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大医院和各种医学研究机构以及“老龄委”等机构和协会的名义,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泉告诉记者,不少诈骗者都会或明或暗地贴上银行、政府的标签,使诈骗行为看起来合法合规,令很多老年人降低警惕性上当受骗。

  组织实地考察旅游,通过宣讲会和推介会增强迷惑性。69岁的赵女士和78岁的莫先生是在广州某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受害的一对夫妻。赵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在街上偶遇投资黄金项目做宣传,收益率很高,能赚上百万元。“他们为了壮大声势,在豪华酒店开茶话会,请声称已投资的老人出面打广告,宣传项目背后有内蒙古、广州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领导支持。为了让我们相信,还组织了一部分老人去内蒙古旅游、参观。”赵女士说。夫妻两人信以为真,把一辈子积蓄的50万元投了进去。无独有偶,战岩矿业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以虚构开发矿山为由,宣称投资即可获取年利率20%至23%的回报,通过派发传单、召开推介会、组织参观旅游等途径,先后诱导65名中老年人以借款之名投资。为了让受骗者相信集资开矿是真的,嫌疑人颇下血本。除在城区租赁豪华办公室,还组织投资者聚餐、去东莞参加公司开业、去广州参观、去顺德旅游等。
  骗子为何瞄准老年人
  饱经风雨、阅历丰富的老人,为何成了破财吃亏、受骗上当的主体呢?
  “近年来的涉案项目大多为我们身边的保健品、家政服务类项目,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老年人手中掌握着闲散资金,面对高回报投资却又欠缺有效的信息来源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很容易成为此类诈骗案件的被害人。”重庆市江北区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李雪琴介绍。
  步入老年后,人的心智水平有所弱化,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逐步下降,缺乏识别骗局的能力。一些骗术在年轻人身上已经没有市场,但在老年人身上却往往能轻易得手。香港中文大学冯海岚教授通过分析来自世界价值观调查组织的横跨38个国家的资料,发现年龄与信任感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具体而言,年纪越大,“一般信任感”(针对不特定的他人)与“特定信任感”(针对四种特定对象,包括:家人、朋友、邻居,以及陌生人)都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信息来源渠道陈旧、盲从意识严重,对很多新事物容易相信身边“权威人士”(包括各类挂名“专家”“退休干部”等)的声音。加之个别老人“贪小便宜”心理以及“希望成功”等心理原因,会出现固执地瞒着家人、自作主张不计后果进行投资的情形。
  除了老年人自身的原因之外,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也远远不够。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曾对全国29个城市的4945名城市社区老人做过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将近四成的老人存在抑郁问题,比起一二十年前有明显提高。相关部门针对老年人的防骗宣传工作较薄弱,老年人的投资理财渠道匮乏,看病就医和养生保健问题缺少政府扶持和指导,轻信所谓特效药、神药、进口药。
  统计发现,被骗老年人大多未与子女共同居住,有的还是丧偶后独居,缺乏家庭关心照料。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精神空虚的弱点,在老年人感情缺失的时机,主动嘘寒问暖,大打温情牌,以拉家常、谈恋爱、帮理财等为幌子骗取老年人的信任,与老年人建立亲密关系伺机行骗。家住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的周阿姨,从2012年年底开始不断往家里买保健品,至今已花了6万多元。当时,很多“热心人士”给她免费体检、量血压,还赠送日常用品,一来二往,周阿姨便和这些“热心人士”成了朋友。得知周阿姨患有心血管疾病,“热心人士”便开始给周阿姨提供各种建议。“他们跟我说,是药三分毒,吃点保健品可以慢慢缓解病情。”周阿姨回忆说,她试着吃了一段时间保健品,觉得有一点效果。“人家这么热情,不好意思拒绝,所以就买了点回家。”这一吃就是好几年。
  四川省巴中市中级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诈骗案件,嫌疑人在广东省惠州市通过购买当地手机卡随机拨打巴中、阆中的座机电话号码,冒充接听人的儿子,谎称在外涉嫌贩毒被公安机关抓获,取得信任后随即冒充公安干警以缴钱办理取保候审为由相继骗取28名老人近70万元。“我每次打电话听见男的声音就叫爸爸,听见女的声音就叫妈妈,要是对面的声音是个年轻人我就直接挂电话。”嫌疑人侯和平交代。据承办该案的检察官介绍,“此次电话诈骗的被害人绝大部分为农村留守老人,他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多为文盲,防诈骗意识不强,加之长年与子女分开,对子女近况不了解,又因为无记名手机卡的泛滥,银行卡的非法买卖等因素无形中增加了侦破的难度,让骗子屡屡得手。”
来源:检察日报


Views 7Like Report


完整帖子:

 主题RSS Feed

打开手机微信,选【发现】->【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就会在手机出现这个帖子,然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选分享到朋友圈。
我是歌手 新闻速递 谈股论金 聊天灌水 影视在线 心灵大学 原创天地 笑话连篇 美食天下 视觉艺术 伴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