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用的是IE 这是第二次在编辑时发生的。昨天在歌版我用yuanyuan88发了棋子,看着有个文字写错了,就马上编辑后点击ok,没想到帖子完全坏了,而且还不能跟帖,yuanyuan88 也被踢出去了,再重新用IE sign on,却怎么都不给了。只好用yy888 sign on,让班长删了帖。没想到我用两个ID这里用上了,哦耶:) 后来几次在IE里想重新sign on yuanyuan88,都不让。最后突然想起了用chrome sign on,果然行了,所以用chrome 重新发了帖。 好像IE在客栈出问题的多。看来我要养成习惯用chrome了。 我给个反馈,小修不忙着修,若是以后还有人有这问题再说好了。 新年快...
阅读全文
天然气呢?天然气是不是也该醒醒了? 爸爸是真不争气啊。
阅读全文
有时是因为有些冤屈事,心里特恼,这时很容易码字。 发现对一件事在不同时间里码出来的字会有完全不同的语气,往往等气消了,看看先前很多话都不值得说,事后再码,往往简单明白。那么怎么控制自己不要在头脑发昏的时候噼哩啪啦地码字呢?真的浪费时间,如果是网上,词不达意,更会令人误解。 心灵客栈真是一片净土,希望若干年后还是这样。...
阅读全文
就是不知道我怎么染上的,在哪里染上的,我只在我们熟悉的网站发发帖,记的去nipic网站下载了几张图片而已。 这里电脑高手多,能不能说说哪些地方别去? 我用IE,有chrome,但不常用。
阅读全文
Adobe Audition 3.0 Tutorial Part 1: How To Set Up A Session 1:50 add audio and bus tracks 多轨设置 2:27 name tracks 2:37 load a audio file into a track 3:29 get ready to record 5:03 record with compressor and deEsser, good to know this, 这一部分推荐给清泉看看 6:02 bus tracks, 非常重要的概念 Adobe Audition 3.0 Tutorial Part 2: Ed...
阅读全文
心灵客栈的网页,设计得美观温馨,真心喜欢,我没有半点客套和mp的说,发帖也很容易,我第一次发就成了,佩服创办这个网站的朋友,一定是个懂技术和艺术的双料人才,而且还特聪明。当然网站还有些地方可以完善,我就把自己碰到的问题说一说,看看这是什么引起的。 老朋友们都知道我在城里发帖用不同的ID,yuanyuan88发主帖,yy888顶帖回帖,这是几年的习惯了,这样做是因为城里的搜索功能不理想,打个ID找主帖,结果主帖和跟帖全出来了,找主帖很不方便,所以当我进城不久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开始用分开的ID,所以在城里找我发的帖只要搜yuanyuan88就行了,这样也慢慢地养成了习惯。 来这注册我也很自然地同时把两个ID注好了,我还用小鱼儿等的ID在客...
阅读全文
假如要做一个实验室的网页类似于这种,含有blog可以评论 http://macarthurlab.org/ 需要怎么做呢,需要准备神马,用什么工具,花多少钱,(可能用学校的空间也可能不用学校的空间) 因为我什么都不懂啊,所以也问不出具体的问题,你们说的越具体越傻瓜越好,谢谢啦!...
阅读全文
《打造Home Studio》的目的是做做功课,用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效果收益。知识层面属于科普性质。所以不差钱的主儿不必看了,跑到Hi-Fi店里啥贵买啥就是;专业音响师也不必看了,我的配置对你来说不但小儿科而且很无厘头,Hi-Fi不Hi-Fi,影院不影院;说是录音棚却俗得象个卡拉OK厅,说是歌厅又乱得象录音棚…… 好了,先侃侃麦克风吧。麦克风的历史啊、发明人啊等等抛书包的东西我们一概不谈,咱啥实用就说啥。 那我们就拿最实用的开侃:我们唱K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麦克风的“啸叫”。为什么麦克风靠近音箱就会产生刺耳的“啸叫”?原因是麦克风接受了音箱的声音,然后传给音箱放大,然后麦克风接收到音箱更大的声音,然后又传回给音箱放大……是一个恶性...
阅读全文
正文前分享我小时候我的一件囧事:住大楼的孩子,我最小。一天,几个稍大点的伙伴凑份子钱买了条甘蔗,在楼上正在商量如何分的时候,我上楼听到了,就凑上去说:我要蔗尾就可以了。他们听了后,一脸的愕然和无奈。后来我得到了中间那一段。。。真甜!大家猜猜为何这是我的囧事呢? 人声处理 EQ黄金定律 1. 如果声音浑浊,请衰减250hz附近的频段。 2.如果声音听起来有喇叭音,请衰减500hz附近的频段 3.当你试图让声音听起来更好,请考虑用衰减 4.当你试图让声音听起来与众不同,请考虑用提升 5.不要放大原先没有的声音 这里有一张表,它反映了一些倍频程点在听觉上造成的联想。 31hz 隆隆声,闷雷在...
阅读全文
我的后期,准则是歌声要融合到伴奏里,歌声得要从伴奏里流出,远近要一致。所以我是靠边听边来调整效果参数,也只能这样,因为我不懂如何预设参数。 做后期,我喜欢将干声多导入一轨(图1和图2):一轨用来加效果(诸如混响,回声等),该叫湿声吧;另一轨纯粹为干声。效果参数设定后,通过听与伴奏的融合度来调整两个音轨的大小,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断桥残雪》的伴奏,听起来效果很强,悠远的感觉,所以人声得做远和混响要大些。这里我叠加了两种混响:房间和完美,各种参数见图3和图4 为加强人声的渲染力,加大了10k到25k频段见图5和图6. 同时也加大了低音 望高手多多指教! ...
阅读全文
1 2 3 4 5